七拼八凑、缝缝补补又是一首新歌?打击“音乐裁缝”!

  打击“音乐裁缝”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火爆,日益成为新歌传播不可或缺的窗口,也是创作变现的重要渠道。然而,相当一部分传唱度很高的所谓“原创新歌”,与一些老歌在旋律上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网友们扒谱对比,有的“原创新歌”堪比“音乐裁缝”,七拼八凑、缝缝补补又是一首新歌。这种行为既是对音乐艺术的不尊重,更是对原创音乐及创作环境的亵渎,背后的利益动机昭然若揭。

  一首好的歌曲或悦耳动听,或慷慨激昂,或催人泪下,其创作过程必然饱含了原创者的大量心血,在被听众认可后,才能成就很高的传唱度。“音乐裁缝”正是瞄准了这一点,通过简单改编、重新填词,一经推出,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潜意识中的音乐记忆,迅速走红也就不足为奇了。

  “音乐裁缝”之所以肆无忌惮,关键就在于,如果只是歌词或部分旋律相似,相关法律法规并不能直接判定为抄袭或侵权。而且,这些“音乐裁缝”大都为刚出道的年轻人,作为受害一方的知名音乐人如果就此与其产生纠纷,将后者知名度炒高也未可知,或许正中其下怀。

  “音乐裁缝”投机取巧的行为令人不齿,他们背后的音乐制作公司同样难辞其咎。通过“裁剪”式的“创作”,可以在极短周期内制作出爆款歌曲,只要短时间内走红,就有各种渠道的收入源源不断进账。短视频平台也成了“帮凶”,无论是七拼八凑歌曲初期的火爆、中期的广泛争议,还是后期的歌手致歉或硬杠,对平台来说都是话题和流量,更是收入。

  “音乐裁缝”的存在及其走红,使得十年磨一剑式的音乐创作价值被极大削弱。在现行法律法规不易认定一首歌曲的“借鉴”行为是否涉嫌抄袭侵权的背景下,行业协会应积极出手,净化音乐创作环境,切实保护音乐版权,让“音乐裁缝”及背后的制作公司无利可图。

  事实上,不只是音乐,影视剧本创作中的抄袭、自媒体写作中的“洗稿”等行为,都令人深恶痛绝。反抄袭已经成为“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半月谈评论员 毛振华)

【编辑:于晓】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七拼八凑、缝缝补补又是一首新歌?打击“音乐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