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家长群变味儿 校方应带头维护家长群“群规”

  校方应带头维护家长群“群规”

  胡宇齐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徐睿霞提交的《关于规范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使用家长微信群的建议》,引发大量社会关注。

  家长群变味儿现象并非一天两天。前段时间,某地一家长公开抨击老师要求其批改作业、辅导功课并愤而退出家长群的新闻,更是让该话题热上加热。放眼现实,家长群不仅过多过滥,且常常走样,有的成了老师布置任务的“负担群”,有的成了家长盲目点赞的“夸夸群”,还有的成了家长晒娃炫娃的“攀比群”……面对这群那群,家长既不敢拒绝任务,又生怕漏看了有用信息,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会纠结要不要“排队点赞”,生怕导致孩子在学校“穿小鞋”。

  家长压力山大,老师就轻松吗?也不尽然。不少老师表示,患上了家长群恐惧症:只要片刻不看手机,未读消息几百条;稍微回复晚了,家长的“夺命连环call”就追了过来。家长希望与老师多沟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班级学生众多,情况参差不齐,而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随时都得在线回复频繁的询问,显然也力不从心,甚至耽误备课时间。

  家长群便捷家校沟通,当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但若任其野蛮生长,也难免怪象丛生。早在2018年的两会上,便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教育部也明确回复,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或将批改作业的任务甩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然而,眼下的家长群乱象与彼时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提醒着:“约法三章”之后还得有下文,治“标”的同时也要治“本”。

  “群”的问题不在群里,而在群外。扭转变味儿的家长群,必须理顺家校关系、厘清家校责任。学校是教育主阵地,老师当担起教书育人的本职,不应将分内工作转嫁给家长。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也不能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当起“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推给老师。目前,在家校关系间掌握更多话语权的校方与老师,应主动遵守并维护家长群的“群规”,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划定家校责任的“经纬线”,小小家长群才不至于成了大江湖。

【编辑:王诗尧】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避免家长群变味儿 校方应带头维护家长群“群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