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大省如何“治未病”——专访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

  (两会访谈)诉讼大省如何“治未病”——专访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题:诉讼大省如何“治未病”——专访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

  记者 张素 赵晔娇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诉讼大省。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接受记者专访时先列出一组数据:

  “多年来,以全国1/26的法官编制数办结了全国近1/13的案件数,法官年人均办案最高达346件,长期位居全国第一。”

  为破解办案“老大难”,他们下了很多工夫。例如,尝试将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各类调解资源汇聚到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起法院主导的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平台,用调解缓解审判压力。

  然而,“这种模式并没有有效缓解法院案件持续高位增长的困境”。全省法院收案数仍呈现两位数增长,2017年达到171万件,同比增长14.8%,位居全国第二。

  问题症结究竟在哪?浙江高院经过调研发现,虽然各种矛盾纠纷调解力量众多,但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各管各事”,大量的矛盾纠纷不经过滤直接涌入到法院,导致诉讼案件居高不下。

  破题关键正是从浙江发源的“枫桥经验”。形象来说,“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我们坚持源头治理、三级联动,从乡镇、县级、全省三个层面‘三管齐下’,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引导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消除在萌芽状态。”李占国说。

  “三管齐下”发展为“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据统计,浙江省各县市区均已建立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92家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全部入驻,形成“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

  成效很明显。李占国说,通过构建起分层过滤、开放融合、网上网下、衔接配套的递进式多元纠纷解决新体系,2018年当年,全省法院收案增幅3.4%,系10年来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案件大幅增长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2019年,浙江省各级法院收案下降4.6%,实现近十年收案首次下降;2020年,收案再下降7.2%,实现收案下降、办案质效提升、老百姓司法获得增强的多赢效果。

  说起法院在体系里如何发挥“断后”作用,李占国说,在剥离诉前调解职能的同时,更好地支持和规范职能部门、调解组织和社会力量在法治轨道上参与社会治理。

  他强调,法院在推进诉源治理的同时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调解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决不能以矛调中心先行调解为借口拒绝立案、拖延立案、增设门槛;对于矛调中心调解不成的纠纷,凡符合立案条件的,一律当场登记立案,坚决防止出现新的“立案难”。

  他还指出,对于缠访闹访、违法信访的,法院要担当作为,依法严惩,理直气壮将信访纳入法治轨道,以司法权威更好维护党政公信力。

  谈及下一步,李占国表示,要持续推进诉讼服务中心与矛调中心深入融合、高效协同,真正构建“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多元递进解纷机制,力争再用几年时间,使浙江诉讼大省的现状得到明显改观。(完)

【编辑:苏亦瑜】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诉讼大省如何“治未病”——专访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