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樵委员:从“硬骨头”案说公益诉讼的“难”

  (两会访谈)张雪樵委员:从“硬骨头”案说公益诉讼的“难”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张雪樵委员:从“硬骨头”案说公益诉讼的“难”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到一起有关公益诉讼的“硬骨头”案。

  “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专案”,由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第一起公益诉讼案件。万峰湖地处中国的云贵高原,是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水源。养殖污染问题拖了十几年,一湖碧水变得黑臭不堪。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其“网箱面积7072亩、超过规划养殖面积3.93倍”。

  “因为贵州、云南、广西三省五县(区)执法不统一,直到2019年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张雪樵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解决公益保护问题”。鉴于地方检察机关目前还无法向相邻省份的行政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最高检应当迎难而上”。

  解决了程序“难”,专案组要面对“两难”。绿水青山必须要保护,但万峰湖是当地的“聚宝盆”,依法取缔那些无序发展的养殖网箱以后,以此谋生的库区移民怎么办?养殖企业的损失怎么补?

  检察官们下了不少功夫。首先是争取三省(区)三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行政机关的重视与支持。接着,在办案过程中最大限度为企业纾困,例如建议在不投放饵料的前提下对拆除非法养殖网箱给予适当宽展期。再有就是通过巡湖、座谈等形式,督促有关部门积极履职。

  去年年底,最高检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对办理“万峰湖专案”进行检验。监测显示水质均在三类以上,水华问题也解决了。有全国人大代表在实地走访后说,湖区生态环境改善非常明显,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如今,检察官们依然着眼于整治万峰湖干支流污染、建立长效机制、依法规范生态养殖、培育带动生态经济等难点。正如张雪樵所言,专案虽已结案,但“并没有彻底划上句号”。

  通过办案,张雪樵对于公益诉讼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有了更多思考。

  比如,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程序几乎处于立法空白状态,法律保障不足带来的“取证难”,导致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多年在低位徘徊。

  又如,民事公益诉讼中赔偿款的分配与使用是实践中的难点。相较于一般民事诉讼中原告是确定的,民事公益诉讼中受损公益的归属主体在理论上是不特定的多数人。但“至今没有一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赔偿款是分配给利益受损的公民或者企业的。”他说,实践中往往通过打入专门账户、上交国库等方式处理,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也存在是否能切实用于受损公益的保护和恢复的漏洞。

  “还是要迎难而上”。张雪樵认为,一些立法实践虽对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归根结底,公益诉讼立法供给不足,束缚了这项具有治理现代化优势的“中国方案”的“用武之地”。他呼吁通过在单行法规中增加公益诉讼条款,以及对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进行系统性完善的立法。

  张雪樵同时强调,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特定的职权,但不等于拥有检察特权。“检察机关不能因为保护公共利益而忽视或者损害私权利。公益、私益在法律面前应当一视同仁,作为起诉人的检察机关与坐在被告席上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他违法主体在诉讼地位上必须坚持平等原则。”

  他希望上下齐心、八方合力,“人民的需求,就是公益诉讼今后发展的方向”。(完)

【编辑:苑菁菁】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张雪樵委员:从“硬骨头”案说公益诉讼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