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现象何解?

  (两会观察)技能人才“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现象何解?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技能人才“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现象何解?

  作者 郭超凯

  当前“中国制造”更多走出国门,需要职业技校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与此同时也存在技校招生遇冷、技工就业难等问题,“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现象引发关注。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对症下药”,给出“解题”方法。

资料图: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选手在比赛中。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受访人大代表普遍认为,“招工难”一方面是因为职业技能人才少,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导致每年从技校毕业的人数远不够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招工难”也存在技工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的情况,而这恰恰是“就业难”的关键原因。

  在受访人大代表看来,要解决“招工难”问题,首先要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当前中国逾14亿人口中,技能劳动者超2亿人。这些年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进职业学校,但与普通教育相比,中国在职业教育的投入依然不够。

  全国人大代表、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苗振林指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与传统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技能人才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资金支持必不可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江南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姜涛表示,未来国家应着重解决技能人才院校办学经费紧张、设备较为落后等问题;特别要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技能人才学校的支持力度,使更多贫困人口通过技能培训致富。

  造成“招工难”这一现象,除技工数量少外,技工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标准也是一大原因。有统计显示,在中国超2亿名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仅5000多万。

  诸多受访人大代表认为,中国职业教育自身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由普通高中、成人高校或中专改制或升格而成,这些高职院校缺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不少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水平低,缺乏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这导致广大技工毕业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进而导致技工“就业难”问题。如何从供需端破解这个难题,受访人大代表给出两点建议。

  首先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强调“工匠精神”。与数量增长相比,技能人才的质量提升更为关键。姜涛认为,当前技术工人的技能和素养,尤其是以严谨、专注、敬业等“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缺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其次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戴天方看来,未来要加强用工单位与职业技术学校之间的深度合作,针对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指导在校生精准学习、有效提升职业技能,直至帮助他们精准就业。

  受访代表们强调,职业教育是培养“中国工匠”的摇篮,相信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持续推进,人们教育和择业关键的改变,未来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将不断涌现。“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有望得到解决。(完)

【编辑:刘湃】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技能人才“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现象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