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将今年GDP增速目标设为6%以上?

  (两会观察)中国为何将今年GDP增速目标设为6%以上?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李晓喻)“6%以上”,去年一度“淡出”的经济增速目标今年重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并不出人意料,实属审时度势之举。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当年经济增速设定预期目标,是中国多年来的惯例。去年之所以打破常规,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彼时全球新冠疫情急剧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经济亦面临不小风险挑战。与其贸然设置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不设经济增速具体量化目标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但如今,形势已截然不同。中国经济已重回正轨,主要经济指标全线回暖,GDP突破百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有鉴于此,中国已完全有条件根据自身实际设定经济增速目标。

  重设经济增速目标不仅有条件,也有必要。

  按官方计划,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包括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如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所言,如果从15年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角度看,中国需要实现年均GDP增长4.73%。这是含有定量指标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因此,为实现长远发展愿景计,今年中国设置经济增速目标十分必要。

  至于将具体目标设为6%以上,同样是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中国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淡化对GDP增速的过度强调,把精力更多放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上面。

  去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为2.3%。受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料将大概率明显反弹,不少经济学家预计可能超过8%。考虑到经济运行恢复实际,6%以上这个目标并不算高,地方不至于绷得太紧、无暇转型,有助于为改革创新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前几年,官方制定经济增速目标时往往表述为“左右”。“以上”一词,既暗含了经济运行的“下限”,又为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巩固经济基本盘预留了空间。此外,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一系列配套目标,也都体现了将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要求。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调整到6%以上,兼顾了当下与长远的需要,是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做法。(完)

【编辑:李玉素】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中国为何将今年GDP增速目标设为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