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推行“水旱轮作” 促稳粮与增收并举

  中新网台州3月3日电(范宇斌 徐丽平)随着土地租金提高、人工费用上涨,如何才能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不吃亏?这道“思考题”眼下正摆在中国各地种粮农民面前。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树桥头村,种粮大户金敬昌摸索出他的新种植模式——“西蓝花-早稻-晚稻”轮作。他表示,在他的一亩地上,不仅粮食产量没减少,还增加了经济作物收入。“时间上刚刚好,粮食、西蓝花的农时都误不了。”

  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浙江水稻主要产区——台州更是因兼得山海之利,物产丰饶,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效益农业的旋风刮过浙江土地,追求效益的理念早已深植浙江农民心中,他们有一本账:“土里只刨粮食,早已不赚钱”。破题既确保粮食安全、又保证农民增收,台州探索推行水旱轮作已初具成效。

  “根据区域特点,我们推行水旱轮作,在前所街道发展了‘西蓝花-水稻’轮作模式,在下陈街道等发展了‘甜瓜-水稻’轮作模式。”台州市椒江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旭辉介绍,基于这样的种植模式,有效减少了种粮成本,为农民增加了一季甚至多季收入,也让当地粮食生产面积保持稳定。

  椒江区下陈街道种粮大户盛普林正在进行“甜瓜-水稻”轮作,等到6月中旬200多亩大棚甜瓜收获后,其200多亩地将全部种植单季晚稻,他对今年的收成颇为期待。

  据了解,“甜瓜-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下,在甜瓜地里种一季水稻,不仅能改善土壤,还可减少病害发生,将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

  不仅于此,当地不少种粮大户还积极探索实施“大白菜-早稻-晚稻”“蚕豆-早稻-晚稻”等多种水旱轮作模式,让同一块地既种经济作物,又兼顾种粮。

  如此密集地利用土地,对农作物生长是否会有影响?记者了解到,在这之前,台州市植物保护检疫站定点多年监测调查发现,“南瓜-西蓝花”等旱旱轮作模式之下,西蓝花花球黑斑病发生率为12.1%,黑腐病发生率为49.0%,并且发病程度较重。

  “如今,我们转向‘早稻-西蓝花’水旱轮作模式,花球病害损失大幅降低。”谈及水旱轮作的优势,王旭辉称,“水稻-西蓝花”轮作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农药使用次数。“西蓝花收获后,残留土壤的肥料和西蓝花废弃茎叶翻入泥土,可以作为水稻养分,为下一季早稻提供营养需求。”

  据科学测算,“水稻-西蓝花”轮作后,每亩地可节省肥料40%以上,并且使早稻的品质和产量得到提高。

  据悉,台州市椒江区今年将推广“菜-早稻-晚稻”等粮菜水旱轮作等新型高效农作种植模式,面积达到1万多亩,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推动蔬菜等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完)

【编辑:苑菁菁】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浙江台州推行“水旱轮作” 促稳粮与增收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