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客家梅茶”复活记

  中新社雅加达3月1日电 题:印尼“客家梅茶”复活记

  作者 林永传 张文喜

  “不久的将来,又能喝到久违的客家梅茶了”。中国春节刚过,印尼客家华人圈就在传递着这样一条好消息。

  上世纪曾经风靡印尼数十年的“客家梅茶”,是“下南洋”来到印尼的客家人思乡的慰藉,更是客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承。

  二十世纪初,从中国广东梅州松口堡码头乘“火船”下南洋的罗少息来到印尼。和大部分下南洋的客家人一样,从最艰辛的洗砂淘金做起,几番努力拼搏,终于有了自己的产业——当铺和照相馆。

  定居于印尼东爪哇省南海漳埠的罗少息,最难舍就是家乡客家的“食茶”文化。为了安抚自己的肠胃,更为了解百般乡愁,他走访印尼各地茶叶产区,开始调制有家乡茶香的“客家茶”。

  经过不断调试、整合与改良,罗少息终于研制成功既有家乡客家传统、又适合南洋社会风味的新式客家茶,并将之命名为乡情满满的“客家梅茶”。

  此后数十年,“客家梅茶”不仅为客家人所喜爱,更成为风靡印尼各族群的王牌饮品。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近一个世纪后,因生意后继乏人,“客家梅茶”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只成为老一辈印尼客家华人口口相传的思念和遗憾。

  2012年,同样从中国梅州松口堡“下南洋”来到印尼的新侨李满意,无意中成了“客家梅茶”的新传人。

  说到起因,在中印尼两国物流业已做得风生水起的李满意称是“幸运的缘份”。

  在与印尼华人的一次聚会时,李满意听同桌长辈讲起“客家梅茶”曾经的辉煌,为“现在已经喝不到”而显得很遗憾。李满意立即萌生了寻找罗姓后人的想法,看能不能获得梅茶配方,让这一品牌“复活”。

  经四处搜寻打听,在南海漳埠客家华人的帮助下,李满意终于找到了罗姓后人。听明来意后,罗氏后人感动之余,决定把梅茶配方交到李满意手上,他们也不希望曾经注入先辈心血的“客家梅茶”就此失传。

  “客家梅茶来自中国梅州,我要让它先回到梅州,再重新出发”。寻得配方后,李满意回到梅州,结合现代制茶工艺、中印尼两国口味和消费习惯,经过在两国间来回奔波、不断尝试,终于调制出新一代“客家梅茶”。

  紧接着,李满意的第一个动作是在罗少息的家乡开了第一家“客家梅茶”店并获得成功。如今他已在梅州地区开了4家店。

  “如果不是因为新冠疫情,印尼雅加达的店也开起来了”。李满意说,已在雅加达的两家商场里商洽好了场所,今年就会开业。往后,将在客家人较多的泗水、万隆、棉兰、坤甸等地陆续落地,让“客家梅茶”再次香飘印尼。(完)

【编辑:徐文欣】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印尼“客家梅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