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策生母偷换孩子?隔空断案别成二次伤害

  姚策生母偷换孩子?隔空断案别成二次伤害

  ■ 来论

  “错换人生28年案”,又起波澜。近日,该案当事人姚策的养母发微博介绍事件始末,其律师则提到,可将“错换人生28年”改为“偷换人生28年”,引发热议。

  对此,姚策生母表示,作为母亲,自己绝对不会有这种想法,“天天说狸猫换太子”“我能预测孩子得绝症吗”。她认为网友不该编造和诋毁,更不该攻击身患绝症的姚策。她同时表态,自己会全力陪伴姚策积极治疗,并与其养父母一起彻查真相。

  在医院抱错孩子引发的“错换人生28年案”,2月8日已二审宣判,当事医院共赔偿100余万元。但“错换”之痛,对于两个当事家庭来说,都是余生无法抚平的伤痕。

  作为当事人,有继续寻求真相的动力,甚至有所猜疑,都在情理中。将怀疑付诸实际调查,如有线索,则进一步诉诸法律,也是合理选择。遗憾的是,在此又出现了部分网友选边站队,主观臆测、立场先行的一幕。

  比如,抓住姚策生母所养的郭威名下没有房产、年龄被改、无打疫苗记录,值班护士是姚策生父堂妹等某些真真假假的细节,就断定其生父母明知自己有乙肝,宝宝不可能健康,故意伺机调换了孩子。也有网友对此提出反驳。双方你来我往,在真相远未到来之前,大有给当事人“定罪”的架势。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远的有“萧山初中女生因狂犬病脑死亡后,网友质疑其父母重男轻女”,近的有“西藏冒险王失踪”,类似事件中,排除一些利益相关方故意带节奏,网友热衷隔空断案,背后往往折射出一种期待“反转”的情结。

  但将“反转”视为必然,以至于在每宗公共事件里都“坐等反转”,则是一种看客心理,关注的只是“反转”的快感,而非真相与正义。也正因此,阴谋论才会甚嚣尘上。而沉迷于“反转”,热衷于阴谋论,以个人思维代替社会规则、公义与伦理,就是典型体现。

  具体到“错换人生28年案”,以阴谋论代替常识与法律,不但站不住脚,也极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让这起事件回归到法治框架,才是应有之义。

  □叶克飞(专栏作家)

【编辑:王禹】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姚策生母偷换孩子?隔空断案别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