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应急救护三大难题 业内人士支招

  中新社郑州5月9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不会救、不敢救、救治效率不高,是当下民众参与应急救护面临的三大难题。今年“红十字博爱周”(5月1日到8日 ) 期间,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为破解这三大难题支招。

  郑建梅是郑州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2014年至今,她带领团队跑遍郑州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累计60余万人次获训,不过她认为“这远远不够,还有非常多的人不会应急救护技能”。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超过54万,大多是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发生4分钟后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而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进行救治,能大大增加患者存活几率。

  在郑建梅看来,破解不会救的问题,需要对公众广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需要政府、社会合力让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人会应急救护,让更多人学会应急救护技能。“最好是从娃娃抓起,应急救护像美术、体育、音乐课一样成为学校里的一门课程,不仅要教会,还要定期考核,由孩子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学习,会自救也会救他人。”

  对于“救人怕被讹诈”而不敢救的问题,河南砥砺律师事务所律师冯海河表示,民众实施应急救护已有法律“撑腰”,在做好取证的前提下,可放心大胆施救。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冯海河解释说,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其用意是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打消公众伸手救人的顾虑。

  冯海河建议,民众在对他人实施应急救护前,可先拿出手机请路人拍视频、或请路人作证,留存好证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纠纷。

  尽管接受过应急救护培训的人不少,但面对突发情况,紧张、害怕、压力大等多种因素也易导致救护质量不高。对此,资深急救技能培训师韩红军认为,应急救护技能过硬十分重要。

  目前各机构开展应急救护训练的道具还比较传统,韩红军认为,可借鉴一些数字化应急救护训练道具,练习中动作达不达标一目了然,能帮助学习者练就过硬的应急救护技能。另外,应急救护技能还应时常测试和练习,才能加深印象。

  急救设备的加持也能提高救护效率,韩红军建议,“像AED这样的急救设备在中国公共场合覆盖率还是很低,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完)

【编辑:苑菁菁】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破解应急救护三大难题 业内人士支招